我的世界刷怪塔教程/刷怪机制/刷动物条件 我的世界刷怪塔基岩版
小编认为是一个从 1.7.10 版本就开始蹲在矿洞挖煤、在平原搭火柴盒的老 MC 玩家,今天把压箱底的 “生存必修课” 掏出来 —— 没有花里胡哨的红石黑科技,没有抄作业的 “一键复制”,全是自己踩过坑、熬过夜试出来的 “笨办法”,新人看了能直接上手,老玩家说不定能想起当年蹲在刷怪塔下捡腐肉的高兴。
一、先搞懂 MC 的 “刷怪逻辑”—— 不然刷怪塔等于废铁
很多新人做了刷怪塔却没怪来,本质是没摸透 MC 的 “刷怪制度”—— 游戏里的怪不是 “想刷就刷”,得满足三个硬条件:
1. 亮度:“越黑越热闹”
怪只在亮度≤7 级的地方生成(火把亮度是 14 级,阳光是 15 级)。简单说:
地下矿洞、晚上的森林、没插火把的房间,都是怪的 “游乐场”;
如果你在刷怪层插了火把,或者屋顶漏光,那抱歉 —— 怪会 “嫌亮”,根本不刷。
我踩过的坑:第一次做刷怪塔时,怕黑给刷怪层插了根火把,结局等了半小时没见到一只怪,还以为游戏 bug 了。后来把火把拔了,五分钟就刷出一堆僵尸。
2. 空间:“得给怪留‘站的地方’”
大部分怪(僵尸、骷髅、苦力怕、蜘蛛)都是2 格高,因此刷怪的地方得至少有3 格高的空间(比如 2 格地面 + 1 格头顶,防止卡模型)。如果空间太矮(比如只有 2 格),怪会 “卡 bug”,要么不生成,要么生成了也动不了。
3. 玩家距离:“你得‘离远点’”
怪不会在玩家 16 格范围内生成(怕打扰你),也不会在128 格以外生成(太远懒得管)。最佳刷怪范围是32-128 格—— 也就是说,你得站在离刷怪塔 30 格以外的地方,怪才会开始刷。
小诀窍:如果想让刷怪塔 “自动职业”,可以在塔旁边搭个小房子,自己站在房子里(离塔 30 格),一边挖矿一边等怪掉下来。
4. 刷怪 “名额”:“怪也有‘ quota ’”
每个玩家周围(128 格内)最多同时存在70 只怪(主机版是 150 只)。如果你的全球里已经有很多怪(比如矿洞的僵尸、森林的骷髅),刷怪塔的怪就会 “抢差点名额”。因此建刷怪塔前,最好先把附近的矿洞、森林清一遍,给塔 “腾名额”。
二、新人必学的 “基础刷怪塔”—— 材料常见,10 分钟搞定
这个刷怪塔是我用了 5 年的 “万能款”,材料只要圆石、梯子、活板门,适合刚进游戏 1 周的新人。
1. 材料准备(以 Java 版为例)
圆石:5 组(挖点石头烧就行,或者直接在平原捡);
梯子:1 组(3 个木棍做 1 个,砍树就行);
活板门:20 个(6 个木板做 1 个,随便啥子木头);
漏斗:10 个(3 个铁锭 + 1 个箱子,铁锭挖铁矿烧);
箱子:2 个(8 个木板做 1 个);
水:1 桶(铁桶 + 水源,河边打就行)。
2. 流程:搭个 “四柱流水塔”
第一步:搭框架 —— 找个空旷的地方
选平原或沙漠(没有遮挡),先搭 4 根圆石柱子,高度 25 格(何故是 25?由于从 24 格掉下来,大部分怪会直接摔死,多 1 格防止卡 bug)。柱子间距要留5x5 格(刷怪层的大致),比如:
plaintext
Copy
圆石 空 空 空 圆石空 空 空 空 空空 空 空 空 空空 空 空 空 空圆石 空 空 空 圆石
(其实不用算得太精准,大概 5x5 就行,新人别纠结细节)。
第二步:做刷怪层 ——“给怪留‘蹦迪’的地方”
在柱子顶部(25 格高),用圆石把中间的 5x5 区域围起来,做成壹个 “平台”。接着:
在平台中间挖壹个2x2 的洞(怪会从这里掉下去);
给平台围上活板门(防止怪跑出去);
平台的高度要留3 格(从平台地面到屋顶),比如:先铺一层圆石当地面,再往上搭 2 层圆石当墙,这样总高度是 3 格。
第三步:铺水流 ——“让怪‘自动掉下去’”
在刷怪层的四个角,各放一桶水(用铁桶打)。水流会自动给中间的洞流,把刷出来的怪 “冲” 进洞里。重点:水流要铺全,不能留死角 ——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,没铺到角落,结局一半僵尸都卡在角落,最后还跑下来咬我。
第四步:做 “收集层”——“自动捡 loot”
在柱子底部(离地面 1 格),用圆石搭壹个3x3 的平台,中间放漏斗(漏斗要对着箱子),接着在漏斗上面放箱子。这样,怪从 25 格掉下来摔死后,物品会自动掉进漏斗,再流进箱子 —— 你不用蹲在地上捡,直接开箱子拿就行。
第五步:收尾 ——“防止怪跑出来”
在刷怪层的屋顶铺一层圆石(防止阳光照进来,保持黑暗);
在柱子旁边搭个梯子(方便上下修塔);
把收集层的周围用圆石围起来(防止刷出来的蜘蛛爬出去)。
三、刷动物:不是 “乱喂食物”,得懂它们的 “小脾气”
比起刷怪塔的 “暴力”,刷动物要温柔多了 —— 但动物也有 “任性” 的地方,得顺着它们的脾气来。
1. 动物的 “生成条件”:“不是全部地方都能养”
不同动物有不同的 “老家”,比如:
鸡:草原、森林、平原(随便哪都行,只要有种子);
牛 / 羊:草原、森林(喜爱 “有草的地方”);
猪:森林、沼泽、山地(喜爱 “湿润的地方”);
马:平原、草原(得找 “开阔的地方”)。
如果你想在沙漠养牛,除非用动物蛋( creative 玩法才有),否则根本不会生成 —— 动物也 “挑环境”。
2. 吸引动物:“用食物‘钓’它们”
想让野生的动物跟着你走?得用它们 “最爱吃的物品”:
鸡:小麦种子(打草能掉);
牛 / 羊:小麦(用小麦种子种在耕地上,成熟后收获);
猪:胡萝卜 / 马铃薯(村庄的箱子里能找到,或者自己种);
马:金苹果 / 小麦(马相对挑食,得用贵的)。
操作方式:拿着食物对着动物右键,动物会 “冒慈爱”,接着跟着你走。等它们走到你围好的栅栏里,抓紧关门 —— 别让它们跑了!
3. 繁殖动物:“让它们‘生宝宝’”
想让动物变多?得给它们 “喂饭”:
成年动物(比如大鸡、大牛)喂对应食物后,会冒红色慈爱;
两只冒慈爱的动物会凑在一起,接着生一只 “小奶动物”(比如小鸡、小牛);
小奶动物要等 20 分钟才会长大,或者用小麦喂它,能加速长大(1 次加速 10%)。
我踩过的坑:第一次养牛时,给小牛喂小麦,结局它根本不吃 —— 后来才了解,小牛只能等长大,或者用 “金苹果” 加速(但金苹果太珍贵,没必要)。
4. 动物农场设计:“给它们‘安个家’”
养动物的核心是 “围起来”—— 不然它们会跑得到处都是,你得追半天。简单的农场设计:
用栅栏围壹个20x20 的区域(太大不好管,太小会挤);
留壹个栅栏门(方便你进去喂食物);
在农场里放对应食物:比如鸡场放 “鸡窝”(用来下蛋),牛场放 “干草块”(不用天天喂小麦);
想 “自动收蛋”?在鸡窝下面放漏斗,漏斗连箱子 —— 鸡下的蛋会自动掉进箱子,不用手动捡。
四、老玩家的 “生存干货”:避坑 + 小诀窍
刷怪塔的 “避坑指导”
别建在村庄旁边:村庄的村民会占刷怪名额,导致塔不刷怪;
别建得太矮:低于 24 格的话,僵尸和骷髅摔不死(会剩 1 滴血),得自己补刀;
定期清理蜘蛛网:蜘蛛会在刷怪层结网,把怪粘住,得用剑砍掉;
别让水结冰:如果在雪地建塔,水流会结冰,得用 “火把” 把刷怪层烤热(火把放旁边,亮度≥8 级就不会结冰)。
刷动物的 “小诀窍”
用命名牌给动物命名:命名后的动物不会 “消失”(比如你离开一段时刻,它们不会被体系清除);
养蜜蜂能 “加速作物生长”:在农场旁边建个蜂箱,蜜蜂会给作物授粉,小麦、胡萝卜长得更快;
别养太多动物:比如养 100 只鸡,会 “卡服”(游戏变卡),提议每种动物养 20-30 只就行。
“懒癌患者” 的福利
刷怪塔可以 “连熔炉”:把收集到的腐肉、骨头放进熔炉,烧成 “熟腐肉”(能吃)、“骨粉”(给作物施肥);
动物农场可以 “连自动割菜机”:用红石活塞 + 压力板,自动割菜小麦,接着用漏斗把小麦运到牛场 —— 不用手动割小麦喂牛。
最后:MC 的趣味,是 “自己琢磨”
其实不管是刷怪塔还是动物农场,最开心的不是 “得到几许物品”,而是 “自己试出来的成就感”—— 比如第一次做刷怪塔,等了半小时终于看到僵尸掉下来;第一次养牛,看到小牛跟着大牛走;第一次收鸡蛋,箱子里堆了一堆蛋…… 这些小事,比打末影龙还让人开心。
现在,拿起你的铁镐,去挖圆石建刷怪塔吧;或者拿起小麦,去草原引几只牛回家 ——MC 的全球里,没有 “正确方法”,只有 “你的方法”。
希望兄弟们在 MC 里,有吃不完的面包,砍不完的木头,还有永远不会跑掉的小动物~